找到自己的存錢方法,就不用羨慕臉友出國享樂
從小我們家就是實行「不給零用錢」主義的,所以一般來說,平常除了學雜費之外,我不會從父母那裡拿到任何一毛錢。還好,天無絕人之路,爺爺每個月還是會固定給我零用錢,於是我就拿那些錢買書、跟朋友出去玩。
小時候沒有什麼理財觀念,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花掉大半的錢,所以就決定要開始記帳,但是,三天打漁兩天曬網,過沒兩個月就放棄了,當然消費狀況又故態復萌,錢再次消失得莫名其妙。後來,我開始認真思考,要怎樣才可以多少留住一點存款。
有一天,當我在買書時發現,何不利用書店的折扣存錢,所以我發明了一個方法:每次消費就把獲得的折扣價從皮夾扣除,存到存錢筒裡。一方面是提醒自己,付出的金額其實是這麼多,不能因為有折扣就鬆懈,另一方面則是激勵自己,盡量想辦法得到折扣。結果,我每次購物前就會去各書店、文具店比價,購物後也迫不及待記下「戰績」,漸漸的,存錢筒裡的錢就不斷增加。
出社會以後,我考慮到自己的個性,可能一有錢就容易作怪,於是限制自己每個月只能提出固定金額消費。這筆錢包含每天的交通費、娛樂費、餐費等,剩下的錢挪出一小部分當孝親費之外,就是每年的保費與定存,其餘的除非有急用,否則絕對不動。
這些錢就是我換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的資金來源,也是我平均每年可以出國一次的旅遊基金。這些年下來我發現,其實只要想辦法控制消費慾望,再找到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法,不可能完全存不到錢。如果你還沒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方式,是如何影響戶頭裡的存款,本刊整理了存不到錢的「7大壞習慣」,只要找到自己的漏財洞後,確實做好防堵,錢就會慢慢回到身邊。
除此之外,錢也是很容易變心的,沒有好好安撫就會再次離家出走,就像我們常聽到的「你不理財、財不理你」。所以,本刊也提供了簡單的「OX手帳存錢法」,每天只要做好幾件小事,一個星期就可以看到成果,不止能搞清楚自己的消費流向,還可以感受到錢都留在身邊的安心感。
最後,本刊還分享了三個理財加速神器,初學者可以從整理家庭帳務開始,再規畫出每個月可以投資的金額,跟艾蜜莉與小樂兩位達人,一起學如何把存下來的錢不斷放大。這樣一來,再也不用羨慕朋友天天出遊、吃好料,你也可以為自己安排閃瞎所有臉友的超棒旅行,而且照樣存到一桶金!